您的位置:我得杂志网 > 公司资讯 > 杂志文章 > 李东生:定义一流
李东生:定义一流
 
生产一流、追逐一流、定义一流。TCL用40余年的发展历程,勾勒出中国民营企业先锋创业、并购出海、绝境求生、上游领跑的范本。在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的赛道中,TCL不断进化,穿越周期,完成了从消费电子企业向高科技产业集团的蜕变。

李东生告诉《英才》记者,没有企业可以不被颠覆,永远成功。自我反思,敢于变革。是TCL成功穿越周期,实现不断转型升级的根本原因。

01

穿越周期

近期公布2022年报,营业收入1665.5亿元,增长1.8%;净利润17.9亿元。随着半导体显示行业景气度下行,TCL科技半导体显示业务在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657.2亿元,同比有所下降。TCL科技年报在描述2022年面板业务的表现时用了“底部徘徊”一词。

面板作为周期性行业,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

李东生告诉《英才》记者,身处这样一条赛道中,企业必须具备:技术的领先能力、经营能力以及战略管理能力。由此构建的护城河才是稳固的。

技术层面,作为全球大尺寸面板龙头,TCL科技旗下TCL华星在LCD大尺寸领域始终保持规模领先优势,大尺寸业务收入占比高达近60%。从市场份额上看,TCL华星55吋和75吋产品份额全球第一,65吋产品份额全球第二。同时,受益于集中建厂的管理效率、良好的品牌客户结构以及高端产品份额的提升,TCL华星大尺寸业务具备显著的相对竞争力。伴随大尺寸面板需求的增长及价格的快速反弹,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率先修复。从产能侧来看,TCL华星是全球屈指可数的拥有11代线的面板厂商,其t6与t7两条高世代线可实现经济切割65吋、75吋等大尺寸产品,凭借高世代线所带来的规模效应、成本优势与技术优势,TCL科技在大尺寸领域的市场份额还有望继续提升。

在对资金、财务风险的把控上,李东生信心十足,TCL也确实从未在资金困局中身陷囹圄。

据了解,TCL华星从未在一年内开建过两个工厂。李东生向《英才》记者举例说明:“华星的业务是按照十年的周期来测算现金流。因为它的项目从立项建设到投产要三年。主要设备的折旧期是七年,所以整个投入和回收从资金来看,它是需要一个十年周期的。通过对每个项目的把控,TCL的资金状况得以一直保持健康。

战略管理层面,2023年以来,面板行业不断释放积极讯号,伴随面板去库存的深化以及下游需求旺季到来,头部品牌厂商积极采购,市场信心进一步增强,行业逐渐企稳并进入恢复性发展趋势。

在大尺寸位居全球领先的基础上,TCL科技还持续发力中小尺寸领域,加快从大尺寸显示龙头向全尺寸显示领先企业的转型升级。2022年,定位于中尺寸IT和车载等业务的t9产线已投产,有望加速公司在IT和车载等高附加值领域的成长,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TCL方面表示,产业下行将促成行业格局进一步优化,进入大陆厂商为主导的寡头格局,面板厂商议价能力提升。与此同时,为应对需求侧超预期冲击,6月以来龙头面板厂商主动下调稼动率,通过以销定产推动行业供需关系重回健康水平。

02

跨界“误解”

左手强技术,右手稳经营,李东生口中的“战略管理能力”又在TCL穿越周期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2022年度光伏板块的业绩表现给出了答案。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新能源行业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因应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需求,TCL 中环在2022年度再实现经营业绩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670.1亿元,同比增长63.0%;实现净利润70.7 亿元,同比增长59.5%。

自收购天津中环集团后,TCL科技在新能源光伏领域开辟了企业业务增长的第二赛道。2020年第四季度并表以来,TCL中环业绩持续增长,2022年,新能源光伏业务收入贡献占比提升至40.23%,超越半导体显示业务的39.46%,成为第一大营收来源。

回顾2022年,新能源光伏板块令TCL稳健经营。身处双赛道,“跨界”似乎成为TCL的标签。

“TCL进入新能源光伏赛道并非‘跨界’,而是聚焦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产业发展战略坚定践行。”对于TCL跨界光伏的说法,李东生并不认同。TCL在不断反思中,练就了战略牵引的发展策略。

“机会牵引”曾是不少企业快速发展中无法绕开的弯路,TCL亦是如此。2015~2016年,TCL的营收徘徊不前,但盈利却步入低谷。虽然在多个领域都有涉足,但用李东生的话来讲:“我们当时业务体量1000亿多一点,体量不算小,但是分散在太多的行业领域。每一个行业我们都没有特别的优势。”

2017年,李东生发表《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改变自己才能把握未来》的内部讲话,正式勾勒出TCL新一轮变革的开展路径。如:剥离、出售、关闭的110家企业;聚焦资源做强主业,将核心产业争取做到行业领先等。

在TCL瘦身的过程中,一些仍在赚钱的项目被清理。然而再次复盘,李东生认为:“当时企业陷入了机会牵引的怪圈,看到什么产品有比较好的盈利前景,我们就会考虑进入,而没有更多的从企业的能力是否匹配去考虑。”

随着转型大幕的开启,TCL从机会牵引转变为战略牵引。“只有战略清晰了,下来该做什么事情才会明确。”李东生说道。

2020年,天津中环集团开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TCL科技成功摘牌,收购其100%股权。

目前,TCL中环单晶总产能提升至 140GW,产销规模同比增长超30%,其中 G12先进产能占比超过90%,市占率全球第一,N型硅片外销市占率全球第一,产销规模保持行业领先。

03

并购秘钥

了解TCL发展历程的人一定不会忘记2002年~2004年的并购式国际化。2002年,TCL耗资820万欧元收购德国施耐德集团的彩电和AV产品。2004年6月,TCL成功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同年10月,李东生主导TCL并购世界通讯巨头,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手机规模一跃成为世界第7、中国第1。

在此之前,TCL彩电全国排名第一;在此之后,在深交所正式挂牌,市值突破1000亿。

然而并购式国际化却在2005年“反噬”TCL,2005年,并购的两家企业巨额亏损,TCL遭遇20年来首次亏损,两年亏损20多亿元。

李东生直面危机,推进“鹰的重生”企业文化变革,走出至暗时刻。

2009年,TCL实施战略转型,从一个终端产品制造公司,做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进入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的核心基础技术产业。TCL的业务范围也从2C拓展到2B,标志性的事件正是创立华星。

TCL的战略升级正值中国制造业从“追逐一流”慢慢实现“对标一流”,进化式发展过程中,TCL在液晶显示产业最终实现了对三星的超越。2020年更是收购了三星苏州工厂,也是它在中国唯一的显示工厂,包括其模组工厂。

来到2020年,收购天津中环集团令TCL再次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同时这也是其战略聚焦的一个举措。李东生表示,虽然收购中环有一定的随机性,但TCL与中环最终能够结缘,是因为二者都处于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的赛道中,管理逻辑相同;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LCD产业与光伏产业都占据着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而TCL与中环又都是其中的领先企业,行业地位相似;最重要的是,TCL与中环的赛道具有较强的协同关联性。

开始创业的时候,TCL“生产一流”——让磁带、电话机、音响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之后,TCL“追逐一流”——出海、并购,一时成为彩电产业的世界冠军。

如今,TCL“定义一流”——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双双领跑行业。

企业做了40多年,累计投资数千亿。历经沉浮,TCL不断进化。
声明:本平台对转载、分享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其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仅供阅读者参考,本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您与我们联系010-62920618,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谢谢!

让发行变的更简单让订阅变的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