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我得杂志网 > 公司资讯 > 杂志文章 > 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思考
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思考
 
庞念伟 黄健洋

摘要:为抵御疫情对金融市场和经济的冲击,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扩张资产负债表、注入流动性,货币政策呈现非常规货币政策常态化等新特征。然而,其政策传导存在失灵现象,通胀目标并未实现,经济增速也维持在较低水平。我国不断完善以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双支柱为基本框架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在强化对流动性精准调控的同时,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发挥了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

关键词: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资产负债表  实体经济

自疫情暴发以来,发达经济体金融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其中央银行迅速大幅扩张资产负债表,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呈现三个新特征:一是非常规货币政策常态化;二是中央银行角色从最后贷款人向最终交易商转变;三是中央银行职能从流动性调控向疏通融资“最后一公里”演进。虽然发达经济体实施了超常规的货币政策,并做了大量的政策尝试,但由于货币政策传导失灵,其通胀目标并未实现,经济增速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建立以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双支柱为框架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在对流动性进行精准调控的同时,有效防控金融风险。长期来看,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调控实现了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以下简称“社融增速”)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基本匹配的政策目标。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加强流动性逆周期调节,2020年末M2和社融增速分别达到10.1%和13.3%,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大幅增长30.3%。

当前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个新特征

在疫情暴发后,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大幅扩张资产负债表,并在政策工具上进一步拓展。目前,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呈现如下三个新特征。

(一)非常规货币政策常态化

从学术角度讲,当前出现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前瞻性指引,通过向公众传达政策宽松的预期来影响经济行为,鼓励社会进行消费和投资,扩大经济总需求;二是零利率或负利率,通过降低金融体系的短期利率,激励商业银行进行更多的信贷投放;三是大规模扩张资产负债表,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降低长期利率和风险溢价,修复资产价格并促进信用扩张。

次贷危机之后,发达经济体金融体系受到严重冲击,经济复苏乏力,其中央银行广泛实施了非常规货币政策,来缓解金融危机遭受的冲击。其间,欧洲央行和美联储分别于2009年和2014年暂停扩张资产负债表,回归货币政策正常化,但由于该操作对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冲击,随后均再次扩表。

本次疫情暴发以来,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加大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在前瞻性指引方面,中央银行向公众传达货币政策长期宽松的预期,稳定市场情绪。美联储最新的利率点阵图显示,当前0~0.25%的基准利率水平将至少维持至2023年底。同时,美联储表示允许通胀率在一定时期内高于2%,进一步传达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在短期利率方面,美联储迅速将短期利率下调至零。2020年3月,美联储两次大幅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5%~1.75%下调至0~0.25%的最低水平,降息幅度远超次贷危机时期。在资产负债表方面,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大幅扩表,力度和节奏明显快于次贷危机时期。2020年末,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银行资产规模较上年末分别扩张75.6%、49.5%和22.6%(见表1)。
声明:本平台对转载、分享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其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仅供阅读者参考,本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您与我们联系010-62920618,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谢谢!

让发行变的更简单让订阅变的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