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我得杂志网 > 公司资讯 > 杂志文章 > 新基建 新挑战 新作为
新基建 新挑战 新作为
 

李顗

《中国名牌》:新基建技术带来的全新场景如何在品牌企业中应用?如何与其所在行业结合?应如何构筑新基建的生态圈?

安晖:新基建涉及到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许多新技术,能够支撑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品牌企业的业务复杂、涉及主体多、产生和积累的数据量大、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加之大型企业有更好的信息化基础和更强的信息化投入能力,因此与新基建技术有着较多的结合点。

当然,品牌企业要将自己的业务与新基建相关技术紧密结合,并非“坐享其成”的事情,必须坚持应用导向,主动作为,并付出一定努力。首先,需要明确品牌企业及所在行业的特点与实际需求,特别是要评估确定哪些需求是刚性的、有基础的、能够较快取得效果的,将这些环节以及环节中的最典型、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作为结合的出发点和重点;其次,品牌企业需要提高对新基建、新技术的了解认识,既不因面对新技术而迟疑退缩,也不因期望太高而盲目冲动,要遵循技术规律、业务规律,研究判断哪些技术可以应用在哪些领域、哪些环节;再者,品牌企业需要多学习借鉴已有成功案例,多与专业技术企业沟通交流,确定有系统性的、稳妥可行的技术方案和应用方案。在此过程中,品牌企业一定要以应用为主导、以场景创新为抓手、以实际成效为判断标准,稳步推进。

《中国名牌》:面对科技革命周期调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所带来的挑战,发力新基建扩大有效投资是既定方向,您认为,新基建投资资金将从哪里来?如何做到有效的“精准滴灌”而不是“大水漫灌”?

安晖:新基建对资金有着巨大的需求。例如,仅上海一地,根据其5月初发布的《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未来三年48项新基建重大项目的总投资即达到2700亿元。这么巨大的投资需求以及未来的可观回报,不能也不应由政府全部买单。

因此,与传统基础设施通常由政府投资,且民间资本很少涉足不同,新基建投资应当是多元化的,具体来说就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央地协同。

政府引导,主要是在新基建初期启动阶段,以及在一些关键领域,政府和国有大型企业要先行投入,做好表率,探出路径,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信心。

市场主导,就是新基建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本、民营企业的作用,尽快探索形成新的投融资机制、投资回报机制,充分打通和拓展其进入新基建领域的投资渠道。央地协同,主要是新基建投资应做好中央与地方的协同。中央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明确投资重点和次序,制定详细的投资计划和投资金额,在战略性、关键性基础设施方面加大布局,做到全国“一盘棋”,防范投资泡沫、产能过剩等风险。各级地方政府应主动与国家层面配合好,在充分考虑地方财务和债务承受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详细制定本地新基建发展规划,加大对本地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新基建的投资力度。

通过这样的总分结合、分工配合,可以更快地推进新基建步伐,也可以更加注重市场效益、避免盲目投资和“大水漫灌”、提高投资质量,还可以有效降低金融风险、分散投资风险,更重要的是能够给民营企业更多公平参与的机会,促进我国经济体系均衡发展。

《中國名牌》:新基建针对某一特定领域集中攻坚突破,跳出固定思维,不再就基建谈基建,就产业谈产业。您认为,如何通过二者的贯通,推动实现新基建产业化或批量应用?

安晖:新基建能够创造出规模巨大的新兴市场特别是新兴信息技术市场,将成为推动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方面,数字基础设施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正在蓬勃兴起的新兴数字产业,也是数字经济时代各国、各地区竞相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以新基建作为重要抓手,提供“试验场”“竞赛场”“示范园”和资金、应用、人才等要素支持,能够为新兴数字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强驱动力,加快其培育、发展的步伐。

另一方面,新基建特别是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的重要依托。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成为各产业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新场景、新应用会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提前甚至超前规划布局新基建,为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构筑坚实基础,同时也推动传统产业发展能力的提升。

要实现新基建与新产业的贯通,需要抓住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新契机,增强数字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应用促发展,推进5G等产业领域体系化、系统化发展,加快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部署应用。需要夯实产业数字化发展基础,搭建供需对接、成果推广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大型企业提供优质解决方案,破解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难的问题。同时,要发挥政府部门在新基建中的统筹作用,以应用场景和需求为导向,推动新基建的普惠化应用,形成供需良性互动。

《中国名牌》:新基建会是谁的机遇?同时新基建面临着哪些新挑战?

安晖:新基建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全面战略转型的新支点、新引擎,将给每个地方、每家企业、每个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地方可以通过组织推进新基建,加快智慧城市、城市大脑建设,在实现城市加速转型升级的同时,优化地方基础环境、营商环境,为区域相关企业提供创新支撑和发展空间,为百姓提供获得感、幸福感更强的生活环境,从而强化对产业主体的吸引力,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企业和专业机构可以通过参与新基建,获得更多的市场空间、发展空间,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服务、新业态的研发、试用和推广,增强自身发展实力。总之,与高速公路、高铁给经济社会各领域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发展机遇一样,新基建也会给各方面带来可以展望但无法完全估量的新机遇。

我国新基建正稳步推进,虽然已取得积极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新基建相关领域的部分核心关键技术仍有待掌握,部分新基建主体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新基建应用需求与应用场景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培育,新基建的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亟待确定,新基建相关专业化、复合型人才缺口仍然较大,等等。对此,我国需要进一步统筹布局,系统推进,深化新基建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新基建推进与配套要素培育的结合,特别是激发大型品牌企业参与新基建的积极性,加快推进新基建步伐。

声明:本平台对转载、分享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其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仅供阅读者参考,本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您与我们联系010-62920618,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谢谢!

让发行变的更简单让订阅变的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