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我得杂志网 > 公司资讯 > 杂志文章 > 四川高县:如何实现金融资源有效配置
四川高县:如何实现金融资源有效配置
 

阴雨天,烟雾笼罩中的山脉绵延不绝,沿途不时有竹林和桑叶掠过眼前,三条支流在此处汇合成长江的源头,这里就是四川省宜宾市高县。9月17日至18日,《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跟随《经济》杂志社专家调研团来到拥有蚕、茶、竹、畜、粮五大农业支柱产业的高县,走访当地有代表性的企业以及经济开发区,共同探讨金融资源如何有效推动县域经济高質量发展。

三大传统优势

四大金融难题

作为农业大县,高县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农业产业。四川高县经济开发区采用“一园三区”的布局模式,即福溪、庆符、贾村功能区,其中庆符功能区就是主导农副产品加工业。具体产业方面,高县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闻名全国的“蚕茧之乡”,针对“蚕”这一产业,高县以一系列创新扶持政策推动蚕业高质量发展。嘉乐镇人民村是高县十大蚕桑重点村之一,实施专业化小蚕共育工厂,由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共同商议出资建设,通过专业化共育水平的提升保障蚕农取得高质量蚕茧,实现增收,惠及周边村落,推动小农户与规模化有效衔接发展。

此外,在调研四川省高县华盛纸业有限公司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该企业基于“三素分离提纯,三废综合利用”的生物质精炼理念,分类制造净值牛皮纸和本色书画纸,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对制浆生产过程中作为废弃物处理的半纤维、木素及其他少量组分作为“生物质”材料可通过黑液蒸发、生化反应等工艺,生产出木质素产品和沼气,在减少污染物产生的同时,还可获得高附加值的天然生物质产品,不仅能消化县里所有的竹子,还需要到邻近的县区采购,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茶产业方面,高县积极引进封顶寺茶业、龙溪茶业等四川省、宜宾市龙头企业,建基地、创品牌、增效益,实现了基地有龙头、农村有组织、产品有品牌。

高县拥有三大优势,高县县委书记李康称,一是高县的生态优势突出;二是区位将发生很大变化,未来3年-5年高铁、高速公路的建成会将高县融入宜宾市的经济圈;三是高县的资源禀赋独特。

但拥有特色农产业的高县当下正面临着很多困境。对于今年4月刚刚脱贫的高县来说,从贫困县转入非贫困县的行列,是本届县委、县政府实现的第一个目标,李康表示,未来三年时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大且艰巨的任务。“围绕实现这两次发展的目标,县委县政府对高县需要再认识、再审视、再提升,在经济总量小、结构不优的情况下,县委制定了‘111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定位,锁定一个目标,发扬一种精神;对融入宜宾主城区发展提出三句话,即服务宜宾市,融入宜宾城,吸引宜宾人。在当前国际新形势下,如何整出一条贫困县发展的可持续之路,是当下高县急需破解的难题。”

茶叶、蚕桑都是农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农业劳动力需求量比较大。但高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左志远对《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称,高县从业人员老龄化比较严重,农村年轻从业人员偏少,现代化推广程度有所不足,农业深度融合发展缓慢。其次,部分小农经济意识强,对现代化农业发展意识落后,小农户与规模化的有效衔接还有待提升。“农业发展融资也比较困难,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导致设施农业发展落后。”

就金融服务工作来说,高县金融工作局副局长王昌伦告诉《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目前存在四大问题。“一是高县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市场偏小,金融活跃度不够,实体经济融资困难;二是金融工作重视程度和推进成效不均衡,个别部门和金融机构对深化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工作贯彻落实力度不足;三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较低、融资成本偏高,贷款获得率仍需进一步提高;四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思想再解放,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

“倒着来”

突破传统发展模式

“地理位置偏远,经济相对落后,高县在经济发展中一定不要有这样的观念。”投资银行家、全球并购专家、富国富民资本董事长王世渝表示,未来5G时代,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对中国的最大拉动在“三农”,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着眼点也是农业、农村、农民,“不光是农业产业化的维度,现在强调‘村‘业和‘人的结合”。因此他认为,在探讨高县县域经济发展时,一定要把这三者结合起来,尤其是人、物理空间如与产业相结合,尤其重要。

就此王世渝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改变传统思维,站在全球产业分工角度,重新定位和认识高县的基础条件。与其他地方相比,高县在传统产业上其实并没有太大优势,他认为,应该把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带来的新信息社会的产业形态、科技形态与传统行业结合起来,跨越过去传统产业的梯次。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高县现在正在承载江浙一带、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丝绸为例,按照传统产业格局,应该是先摘桑养蚕,再用蚕茧生产生丝,生丝就是终端产品。现在高县将生产链从生丝延伸到了丝绸,上了一个台阶,但怎么从丝绸面料延伸出更多的终端产品,产业梯次如何分配还需要思考。“高县原材料多,沿海地区比如浙江、江苏进行高附加值加工,但是面料开发和面料整理工艺都在意大利,我们要跨越产业梯次,把丝绸面料的处理技术和处理工艺带到高县,跨越传统产业对我们的局限和约束。中国市场巨大,成长空间广阔,对技术有巨大需求,并非所有技术都要自己去研究,可以‘招商引资,突破传统格局。”王世渝说。

第二,不受传统产业阶梯影响,可以“倒着来”。在调研过程中,专家团走访的顶古山薯业就是采取这种方式。经济学专业毕业的崔秀荣夫妇二人在深圳打工几年后,于2013年9月回高县创业,从测试市场到2017年9月30日正式投产,经过了几年的摸爬滚打,如今,崔秀荣夫妇的顶古山薯业已成为当地创业典范,需求与规模越做越大。“先研究销路,把销路想好了再回过头来做粉条;先从小规模开始,再做工业化、产业化。”王世渝称,这种创业模型可以推广,定指标,跨越传统产业思维,用高县的资源去筛选。

第三,要注重基础产业或支柱产业发展。我国的丝绸、茶叶、酒业等产业体量很大,但竞争也很激烈,如何创新突破很重要,王世渝认为,要跨越对高县造成剥削和压榨的产业力量,走到终端去。他建议,高县要从种植环节入手,定向加工、培育、烘炒,把终端直接打通。“针对县域经济,一定要看到新科技带来的新的经济形态变化,对县域经济的观念也要发生变化,要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做好评级

用好PPP模式

针对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何广文告诉记者,高县的经营主体越来越多,未来农户买房、买车的消费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另外,外出务工的人在技术、资金有一定的积累后,回乡创业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这必然会有小额信贷的需求,而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够通过银行授信的方式得到满足,有些财产额度提升以后,就需要利用互联网数据,或在抵押担保上进行创新,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关系来提供贷款。

“高县的农业发展还需要适度规模化,找好销路,解决市场问题。”何广文称,农业发展的因素主要还在市场,因此需要提升产品品质,“当地竹业、桑蚕业等几大特色支柱产业还是比较有竞争优势的,未来需要进一步培育产业链,完善产业链,提升技术,改良品质”。

此外,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洁注意到,高县政府虽然掌握了很多公共资源,但由于没有达到合理有效的配置,有很多都在闲置、浪费。如何让公共资源发挥最有效的作用,需要方法和技术,而市场化的配置是最为有效的。“过去以农村为主体的县,未来要向城市化发展,首先需要人口的增加,这是一个硬性指标。”而人口增多则需要基础设施的投入,面对高县偏低财政收入,孙洁认为,PPP模式是实现资源市场化有效配置的重要途径。

高县虽然积极响应国家的PPP项目,但由于存在认识不到位,研究政策不到位,创新不够,意见不统一等问题,进展很缓慢,在当地大力发展基础建设的当下,项目融资非常困难,运营跟不上。对此,孙洁表示,“PPP不是一种融资工具,而是一种管理方式”。规范的PPP模式要从选择合伙人和方案做起,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要选择优质的咨询机构制定带有完整融资结构的规划、咨询方案,有了扎实、优秀的規划方案就不担心找不到投资人;二要根据方案选择好的合伙人,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如果缺乏创新,就很难把方案持续下去,也不能把政府的有效资源发挥到最大化”。

当然,PPP模式潜在的风险也是我们无法估量的。孙洁称,PPP项目要在不低于10年的基础之上,放开更长的时间。“今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城市化不断提高,会产生更多的城市运营商,来代替政府原来的市政设施管理方式,PPP模式在各种政策的配合下,能够给城镇化建设带来其应有的动力或机会。”

作为资本方,中经宏熙(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颜凯也表示,首先要把评级做出来,这就需要注重平台的资产包装和扩大,“比如在包装资产的过程中,跟中介机构、评级机构、律师事务所、评估事务所等进行对接的时候,要清楚我们有多少资产,这些资产哪些是有价值的资产”。今后的项目操作、债券发行的核心问题就是资产装备和项目是否有收益性,而PPP项目的核心则是我们的运营主体,资本是否愿意投资是看运营主体是不是一个比较强有力的企业,有没有很好的运营能力。

抓住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六个红利

“金融如何助力高县发展,主要矛盾是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本质上就是生产力问题。”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研究员邹平座看来,高县需要做好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工作,提高货币政策的科学性、技术性。

对此,邹平座提出五点建议。第一,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打通城乡和全球的资金通道。供应链金融是沿着供、产、销、投资和消费的一个完全闭环的金融体系,对于高县来讲,就是稻米如何从田头到餐桌的问题。供应链金融是让高县找到后发优势、引进资金的重要通道,在金融结构上,一定要有新的突破,要站到更高的价值链,找到全球的制高点。

第二,全面发展价值链金融。价值链金融主要是通过并购、重组以及资本市场招商引资来完成,如何打造最好的价值链、找到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很重要。“高县农产品大部分都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底端,比如蚕丝,一条丝绸可以卖十几块钱,也可以卖上万块钱,差别几百上千倍,蚕丝最赚钱的是品牌,同时技术也很重要。”

第三,要做好普惠金融工作。对于一些个体、扶贫企业和特色经济,金融行业要进行点对点的支持,不要有金融漏洞,要有五个“确定”,即确定指标,确定方向,确定方针,确定办法,确定纪律。

第四,金融行业包括政府要盘活存量金融。盘活存量作为未来重要的资产形态,会越来越重要,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也会越来越重要。高县原来最大的酒厂如今成为僵尸企业,占着地方不动、不发展;很多煤矿、页岩气也没有开发利用,这些僵尸资产要交给有能力盘活的人,能解决环保指标问题的人来开发。

第五,做好数字金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数字经济银行。高县的人、农产品数据是一个宝库,包括每个人的消费数据,都是比土地还挣钱的生产资料,这些资源的整合,未来会形成一种巨大的数字资产。银保监会、银行要积极为实体经济服务,被动地去拿存贷差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只有把钱和地方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发展空间才能扩展。

与此同时,高县还要抓住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六个红利。“中国未来的发展,只要管理好六大红利,金融就会活,经济也会活。”邹平座如是说。

第一,制度红利。中国正在闪现第二次制度红利,政府也在大胆地在进行制度设计,推出了一系列的自由贸易区。一个地方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增长方式、经济发展道路。在制度设计方面,要敢于向四川省、中央要制度,要在经过专家的评审的前提下敢于创新,科学设计,走出一条有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

第二,劳动力红利。地方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要提高人才质量,在农产品的各个行业培养技术大师,如顶级茶艺大师、养蚕大师,把最有创造力的、最能推动地方发展的人作为发展的重心,予以支持培养。

第三,科学技术红利,要看到科技革命对高县的重要影响和意义。

第四,自然资源红利。中国大量的资源红利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高县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自然资源红利丰富,要节约使用土地,节约使用资源,在自然资源的管理上,找到技术先进的公司合作;要把故事打造好,把模型设计好,把平台建设好,就可能抓住全国、全球的制高点。

第五,国际化红利,也就是全球化。未来中国将走向全球配置资源,高县的农产品、工业品、招商引资、发展战略、金融发展模式等一定要有全球化的观念、全球化的战略和全球化的定位。

第六,生态化红利,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县的生态化红利空间巨大,关键是如何讲好高县故事,如何做好高县的生态化红利。

把自然资源禀赋

发挥到极致

从企业家微观的角度来讲,元亨祥集团创始人程芳认为,高县产业发展最关键的不在于做多大,而是如何导向,如何把高县的自然资源禀赋发挥到极致。比如,可以把其他落后地方变成高县的原材料供应区,如果一味地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只能跟在后面被动挨打,如何去真正承接城市人口转移的红利,是高县要把握的一个发展机会。

“我们正处于一个人工制造向智能制造化转型,城市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住宅商品化向生活品质化转型的时期。”程芳表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城市化、城乡一体化,高县要做好农业大县、工业强县、旅游新县的三产融合发展,“工业强县是在茶业、竹业、蚕桑业等第一产业的农业发展基础上,将深加工的产业链延伸”。

至于旅游强县,元亨祥集团总规划师潘金瓶提出全域旅游的规划。“‘乌蒙西下三千里,僰道南来第一城。高县本身的农业基地、工业基地就是一张亮丽名片,也是旅游资源。未来要从GDP到一、二、三产业的联动,从就业到解决资源的产业化,产业的资本化,资本的品牌化。”

“两天的调研与探讨给高县提供了一个农业资金融合发展的平台,对高县农业发展、种植大户、龙头企业融资等方面提供了指导。”左志远表示,“未来高县将进一步发挥好农旅公司在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乡村振兴上的促进作用,发挥好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利用现代化发展新模式,构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联合发展新模式,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

声明:本平台对转载、分享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其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仅供阅读者参考,本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您与我们联系010-62920618,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谢谢!

让发行变的更简单让订阅变的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