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我得杂志网 > 公司资讯 > 杂志文章 > 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金融服务
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金融服务
 

在2018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乡村金融与乡村振兴”专题讨论会上,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小龙先生,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孔贵真女士,中和农信总裁刘冬文先生,京东金融研究院院长孟昭莉女士从各自领域出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农商行要义无反顾地做农村金融的最后守望者

长期以来,农信社作为服务于农村的金融主力军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后如何发展,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王小龙理事长从以下三个方面带来了他的思考与建议。
一是中小金融机构更有利于解决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普惠金融的重点在农村、在基层,普惠金融所面对的服务需求大多是小而散,同时还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就意味着做普惠金融必须先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王小龙理事长说:“从成本收益上看,普惠金融业务并不划算。偏远地区网点的人均效益远低于城市网点,所以在内部机制上大型银行一般较难将资源配置到这些角落,甚至干脆把网点撤离,一走了之。相比之下,中小金融机构只要利润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就愿意在当地扎根。”
数据显示,2004~2018年,浙江省内的大型国有银行网点呈现减少趋势,主要是农村等偏远地区的网点减少;相比之下,浙江农信的网点是略微增加的。王小龙理事长表示,得散户者得天下,拥有小而散的客户是金融机构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现在看来是亏本生意,但未来将能够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农商行要义无反顾地做农村金融的最后守望者。
二是加大基础投入,振兴农村金融。当前,金融科技的应用逐渐成为普惠金融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解决成本、效率等问题上有巨大的优势。但王小龙理事长认为,至少从目前来看,金融科技不可能解决线下的所有问题。比如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数据信息的真实性还需要客户经理挨家挨户上门才知道。
王小龙理事长还强调:“当前特别要注意互联网金融领域‘先污染、后治理’的乱象,对信息和技术滥用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由此带来的后遗症也正在显现。在金融领域,要高度警惕那些不讲规矩的人,甚至是坏人,抢先利用互联网技术扰乱金融秩序。”他呼吁,所有掌握客户信息、数据的机构都应当尊重客户的意愿,切实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同时,在打通信息孤岛的过程中,对那些通过长期基础性工作获取信息数据的机构也应当充分保护其产权。
三是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是发展普惠金融的根本。王小龙理事长表示,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普惠金融的作用在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最核心的就是把那些单靠行政力量而难以解决的问题用金融作为润滑剂去协调。
除了金融上的服务,他还建议农商行网点把服务延伸到老百姓的生活中。以浙江农信为例,在线下,该行将公安、民政、社保、国土、税务、工商、公积金、房管等部门的办事窗口搬进营业网点。老百姓只要在家门口的农商行网点就可以办理社保等业务,目前该行代办的社保业务已占当地社保业务总量的40%。在线上,该行重点打造了社保云和医疗云平台,可以进行社保查询缴费、社保卡线上申请、医院挂号缴费、报告查询等业务,甚至还可凭各类信用先看病后付钱。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孔贵真副秘书长表示,不能用城市金融思维去解决农村融资问题,“三农”的融资难,难在解决“最早的一公里”,如果有一个客户贷款成功并发展出好的模式,那么今后复制推广就容易得多,乡村普惠金融更将大有可为。同时,她用案例阐述了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
一是要振兴乡村产业。孔贵真副秘书长表示,乡村振兴是系统化的工程,其中产业振兴是难点,更是关键,没有产业就没有金融,没有金融乡村振兴就难以实现。她以隐居乡里为例介绍说:“该公司通过开展民宿项目,采取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分成的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运营,实现了乡村产业振兴。”
据介绍,隐居乡里以网络平台进行市场拓展和线上预订,同时聘请乡村里40岁~50岁的阿姨当管家,并对她们进行培训,负责游客的线下接待、游玩、住宿等工作。该公司通过引进外部力量和资源,振兴集体经济,在实现农村产业振兴的同时,也实现了文化振兴、人才振兴和生态振兴。
二是要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要让人在农村能找到“乡愁”。孔贵真副秘书长以安徽省的三瓜公社为例,在重塑乡村时,当地倡导不搞大拆大建,不拆一间屋,不砍一棵树,因地制宜,对传统村落进行很好的保护,在保留乡村原有的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加以轻微改造,融入江淮建筑风格,打造诗意乡村,让游客来此能找到“乡愁”。
据介绍,如今三瓜公社已成为安徽省惟一一个全国“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首期建设南瓜电商村、冬瓜民俗文化村、西瓜美食村三个特色村庄,创建了一条以互联网+三农,一、二、三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新模式,带动周边农民创业增收增富,并引来了众多年轻人返乡创业。
三是开展新村民计划。孔贵真副秘书长表示,一方面要构建乡村综合运营服务商,由政府、银行、村集体、村民共同出资形成合作社,只需募集300万就可以建设好一个村庄。其中,100万用于建设20个村民小组起到示范作用;100万用于集体经济建设,比如用于创业培训,帮助年轻人返乡创业;另外100万用于村庄环境卫生,建立村义务制度,修复祠堂家谱等,为年轻人返乡创业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农村最缺的是人才,她建议,可以通过“千百十”计划开展人才振兴。即:培训一千名微商,帮助普通小农经济构建电商产业链;培养一百名农民大学生,与清华大学的“清农学堂”合作,全力培训乡村规划设计人才;此外,为每个村配置十名幼儿园与小学老师,解决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同时促进年轻人返乡创业。

以“资金+人员+技术”解决农村融资难、融资贵

中和农信总裁刘冬文总裁指出,随着如今互联网金融浪潮的到来,越是偏远的乡村,越是贫困的农户,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是数字金融的受害者。由于偏远农村的基础设施以及贫困户获取信息的能力都很薄弱,当新的科技到来时,这些贫困户首先不是受益而是受害。他同时强调:“金融服务体系不能只服务于某些人,而是要让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到服务,这才是合理的。”
据介绍,截至2017年底,在中和农信所有的贷款客户中,92%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33%是农村妇女,75%的客户惟一的借款来是源中和农信。刘冬文总裁进一步表示,尽管现在银行金融机构业务下沉,互联网科技公司不断创新,但依然有一部分群体无法获得贷款,所以还是需要中和农信这样的小微金融机构作为补充,需要有人员下乡去提供面对面的金融服务,这也是小微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存在的理由。
在乡村产业振兴,支持回流人员返乡创业方面,刘冬文总裁表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需要吸引和接纳回流人员,并鼓励他们自主创业、自主经营,但这其中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他进一步解释说:“以前农村贷款大多是几百元、几千元的需求,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提高了,很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做蛋糕店、开淘宝店、规模化养殖、产业经营等方面都需要流动资金,往往是需要三五万,甚至是十几二十万的贷款,贷款的变化也是跟乡村振兴的需求密切相关的。所以,很多农民在产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金融需求也是非常的迫切。”
关于农村贷款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刘冬文总裁表示:“并不是农村所有人贷款都难,一些企业和养殖大户还是比较容易获得贷款的。但小农户、贫困户或者中低收入的农户从金融机构贷款却比较难,从民间借贷比较贵。”据介绍,为帮助低收入人群更好地获得贷款,目前中和农信借助蚂蚁金服的数字金融的工具和手段提高贷款效率,降低贷款成本,提高贷款便捷性。但他同时表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其中还需要资金的介入。他建议,由农商行、城商行出资,小额信贷公司出力,蚂蚁金服出技术,解决好农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更好地振兴乡村。
对于建立普惠金融体系,刘冬文总裁认为,普惠金融首先要能保本,如果是靠政府补贴才能存活,就不叫金融,而是财政。因此,靠政府兜底来提供农村金融服务,不符合普惠金融的发展思路。

互联网金融扶贫要更多关注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真实需求

在农村扶贫方面,京东金融研究院院长孟昭莉院长表示,中国对不发达地区的移动互联网普及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业内普遍认为互联网企业在扶贫方面具有比较大的优势。但是,目前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空心化”的现象,农村中以十五六岁以下、五六十岁以上的人群为主,由于他们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当传授他们新的互联网技术时,会遇到很大阻碍。她强调,农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科技力量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入非常原始的地区,很可能让当地人无法马上接受,体验一段后会很容易地放弃。
但与此相对的,如果新的技术能对农民的内生需求有真正的帮助,受到阻碍的状况就会发生转变。孟昭莉院长举例说:“我们当初做实验项目时,遇到一位五六十岁、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她的儿子在上海打工时摔断了腿,她没钱去上海,又很着急。我们惊奇地发现,她在一个月之内就知道去哪里找WiFi,知道如何用视频的方式跟她的儿子通话。”她建议,在扶贫的时候,尤其涉及到个人的时候,希望工作人员能更多地关注用户本身的使用习惯和真实需求,不要把外部的力量强加到他们身上。
在农村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方面,融资成本高成了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孟昭莉院长认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还是要依赖互联网科技创新。
一是降低贷款的中间成本。目前,很多金融机构已经可以将贷款利率降到8%左右。然而,当某家机构的贷款利率低于市场水平时,市场中就会有第三方介入,这些第三方对信息敏感,懂得更多,知道怎么找到最廉价的贷款,然后再倒手借给中小微企业。但如此一来,廉价的贷款依然难以直接惠及中小微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让低成本的资金更好地与企业对接。
二是解决小额贷款的评估和风险监测。在全球范围内,中小微企业的信用数据都还是相对缺乏的,因此,它们难以通过信用贷款的方式进行融资。相比之下,抵押贷款是更好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建立数字模型,对企业的不动产、动产、库存量等信息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可以帮助金融机构灵活发放贷款,解决传统贷款方式成本高的问题,帮助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进行融资。

声明:本平台对转载、分享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其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仅供阅读者参考,本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您与我们联系010-62920618,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谢谢!

让发行变的更简单让订阅变的更方便